跟随国际IgA肾病联盟主席Jonathan Barratt教授,了解IgA肾病治疗最新进展——WCN 2025回顾

发表时间:2025-05-23 19:14:55

编者按:Jonathan Barratt教授现任莱斯特大学心血管科学系肾脏医学Mayer教授,是国际IgA肾病联盟主席,多项IgA肾病(IgAN)国际随机对照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的首席研究员,英国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小组联合主席,KDIGO肾小球疾病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IgA肾病内容部分负责人。在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世界肾脏病学大会(WCN2025)上,Jonathan Barratt教授参与的多项IgA肾病临床试验公布结果。本文进行综述,以飨读者。

一、靶向BAFF/APRIL通路

【WCN25-1585】Zigakibart治疗IgAN的Ⅰ/Ⅱ期试验

Zigakibart是一种新型在研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阻断增殖诱导配体(APRIL)。APRIL是一种在IgAN患者中升高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致病性半乳糖缺乏型IgA1的产生,进而导致炎症和肾脏损伤。本摘要报告正在进行的Zigakibart I/Ⅱ期试验(NCT03945318)即ADU-CL-19试验第三部分的76周结果。

ADU-CL-19试验第三部分纳入40例≥18岁、经活检证实的IgAN患者,其24小时总尿蛋白≥0.5g或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0.5 g/g,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且在筛选前≥3个月已接受稳定/优化剂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治疗(或RASi不耐受)。患者每2周(Q2W)静脉注射一次Zigakibart 450 mg,≥24周后转为每2周(Q2W)皮下注射600 mg(队列1,n=10)或直接每2周皮下注射600 mg(队列2,n=30),持续最多124周。主要目标包括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药效学效应以及对蛋白尿和eGFR的初步影响。

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5岁;70%为男性;60%为白人,33%为亚洲人。Zigakibart耐受性良好,未发生导致研究药物停药或死亡的不良事件(AE)。34例(85%)患者观察到AE,最常见的是1级或2级严重感染(78%);1例患者发生3级感染。1例患者发生的感染被认为与治疗相关。至第76周,IgA和IgM水平分别从基线降低了71%和79%,而IgG降低程度为轻至中度(35%)。第76周时,通过24小时收集测量的UPCR显示蛋白尿较基线降低了57%,eGFR保持稳定(图1A,1B)。循环淋巴细胞计数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稳定(图1C,1D)。



图1. UPCR、eGFR和循环淋巴细胞从基线至第76周时的变化
(引自摘要WCN25-1585)

结论:Zigakibart耐受性良好,可使患者蛋白尿持续、临床上有意义地减少,并使eGFR保持稳定。全球Ⅲ期BEYOND研究(NCT05852938)也正在评估Zigakibart在成人IgAN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WCN25-499】正在进行的Ⅲ期VISIONARY试验中患者的基线特征

sibeprenlimab是一种抗APRIL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2单克隆抗体。已完成的Ⅱ期ENVISION试验显示,sibeprenlimab在IgAN患者中显著减少了蛋白尿,稳定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且安全性良好(Mathur等,NEJM. 2024)。VISIONARY试验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NCT05248646),旨在评估IgAN患者中皮下注射sibeprenlimab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接受稳定且最大耐受剂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滞剂治疗(伴或不伴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背景治疗)的患者中,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接受sibeprenlimab 400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共26剂。关键纳入和排除标准见表1。主要疗效终点是治疗9个月后,24小时尿液收集测定的尿蛋白与肌酐比值(uPCR)相对于基线的相对变化。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总结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表1. 关键纳入和排除标准

(引自WCN 2025摘要)

在随机分配的510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42岁(范围18~83岁),59%为男性。大多数患者为亚洲人(59%)或白人(37%);1%为黑人或非裔美国人,<1%为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表2)。患者招募自五大洲: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基线时,24小时uPCR均值(标准差)为1.5 g/g(0.9),筛查时21.4%的患者24小时uPCR>2.0 g/g。基线时,中位eGFR为60.0 ml/(min/1.73m2)(范围25.0~134.0 ml/(min/1.73m2)),基线时尿蛋白排泄量的中位值为1.8 g/d(范围<0.1~9.0 g/d)。97.8%的患者报告使用了RAS阻滞剂,45.1%的患者报告使用了SGLT2i。

与Ⅱ期ENVISION研究相似,本试验的多样化入组代表了具有高风险疾病的广泛人群,并能够对IgAN患者谱系中sibeprenlimab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表2. 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引自WCN 2025摘要)

【WCN25-2522】ORIGIN Extend:Atacicept在IgAN中的长期扩展研究

Atacicept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TACI-Fc融合蛋白,可结合并抑制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这两种关键细胞因子可驱动B细胞活化,是IgA肾病发病机制的核心。目前,Atacicept正处于IgAN治疗的临床开发阶段。

ORIGIN 2b期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证明与安慰剂相比,Atacicept在24周时UPCR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且在36周时进一步降低,eGFR稳定。在96周时,开放标签扩展期结果显示,能够体现疾病改善的关键指标方面持续改善,包括半乳糖缺乏型免疫球蛋白A1(Gd-IgA1)减少、血尿症状消失、UPCR下降,以及eGFR保持稳定,其变化斜率与在无肾脏疾病的一般人群中观察到的情况相似。安全性数据显示,atacicept的耐受性普遍良好。

ORIGIN Extend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atacicept 150 mg治疗IgAN的长期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疗效。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必须已经在Vera公司赞助的atacicept临床试验(即原研母研究[parent study])中完成了方案规定的治疗期。受试者将在家自行皮下注射atacicept 150 mg,每周一次,最长持续3年,或者直至atacicept在其所在地区实现商业化可及为止。

研究终点包括atacicept的长期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其对Gd-IgA1、血尿、蛋白尿和eGFR变化的影响。该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该研究有望为atacicept在IgA肾病中改变疾病进程的潜在能力方面提供更长期、更广泛的数据支持。

二、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曲生坦

【WCN25-778】Ⅱ期AFFINITY研究:阿曲生坦治疗IgAN 1年的结果

内皮素A(ETA)受体激活是肾小球疾病中肾脏失调的驱动因素之一。阿曲生坦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ETA受体拮抗剂,已被证明可以减少蛋白尿,并可能保护IgAN和其他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功能。AFFINITY是一项Ⅱ期、开放标签的篮子研究,评估阿曲生坦对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阿曲生坦治疗IgAN1年的结果在WCN 2025上公布,在第6周时,阿曲生坦治疗的IgAN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UPCR)降低就已十分明显(与基线相比的最小二乘均数变化百分比为-38.2%[95%置信区间:-46.6,-28.5]),并一直持续到第12周(-48.4%[-56.4~-39.0])以及第52周(-45.4%[-60.7~-24.0])。结果提示,阿曲生坦除了标准治疗外,耐受性良好,在治疗一年后,蛋白尿有临床意义的稳定减少,支持其在IgAN中的治疗潜力。

Ⅲ期ALIGN研究

阿曲生坦治疗IgA肾病全球Ⅲ期ALIGN研究(NCT04573478)正在进行中,旨在评估阿曲生坦对IgAN患者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对主要终点进行的预先设定的中期分析于WCN 2025上公布(摘要:WCN25-1638)。结果显示,在第36周时,最小二乘均值(LS mean)的UPCR相较于基线的变化百分比相对降低了36.1%(置信区间为26.4%~44.6%;P<0.0001)。无论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族裔或地区如何,以及其蛋白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压的基线水平或利尿剂使用情况如何,蛋白尿的降低幅度大致相似.

近期,ALIGN研究中期分析结果在NEJM正式发表:与安慰剂相比,阿曲生坦治疗36周显著减少了IgA肾病患者中有临床意义的蛋白尿,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为其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三、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司帕生坦

Sparsentan一线治疗IgAN的SPARTAN试验的中期结果

Sparsentan是非免疫抑制性新型双重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DEARA)。SPARTAN试验是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的探索性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究Sparsentan作为新诊断IgAN患者一线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WCN2025上公布的24周时的中期分析结果(摘要:WCN25-1884)显示,Sparsentan治疗的IgAN患者蛋白尿迅速下降,从基线到第4周降低了约61.9%(±SE -66.9~-56.1),且在24周内持续保持低水平;约58%的患者实现了完全蛋白尿缓解。此外,研究还发现,尿液中可溶性CD163(u-sCD163)这一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在接受SPAR治疗后迅速降低。这是SPAR具有抗炎作用的首次人体证据,与临床前数据中SPAR可减弱免疫和促炎信号传导的结果相符。

四、针对CD38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Felzartamab

【摘要WCN25-844】2a期IGNAZ研究的最终结果

2a期IGNAZ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Felzartamab对比安慰剂(PBO)在IgAN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纳入18~80岁,经活检确诊为IgAN,蛋白尿≥1.0 g/d(日本患者≥0.5 g/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min/1.73m2),且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3个月的患者。

结果显示,在研究的第一部分,与安慰剂相比,Felzartamab治疗使UPCR迅速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显著降低;Felzartamab各治疗组的平均eGFR下降幅度较小,IgA水平迅速且持久降低(末次给药后持续19个月)。在研究的第二部分(6例日本患者接受开放标签的M3方案治疗,即5个月内给予9剂),疗效与第一部分的M3组相似。

【摘要WCN25-318】Felzartamab在IgAN中的疗效及持久性的分子机制

为了解Felzartamab在IgAN中疗效及持久性的分子机制,收集IgNAZ试验受试者在基线、治疗期间及随访时的全血和血清样本,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lzartamab通过靶向CD38+浆细胞和浆母细胞(IgAN的上游驱动因素),从而持久降低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