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与年轻人心搏骤停相关——CKD较严重者,风险更高

发表时间:2025-05-23 18:55:52

编者按

一项针对680万韩国20~39岁成年人的研究发现,大约10年前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存在蛋白尿的年轻人,发生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且在慢性肾病(CKD)较为严重的人群中这种关联更为显著。尽管心搏骤停在年轻人中较为罕见,但这一发现为识别心搏骤停高风险人群提供了新的线索。

年轻人心搏骤停是预后不良的最严重后果。年轻患者SCA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尽管基因检测揭示了在不明原因事件中可能与SCA相关的各种潜在遗传变异,但此类遗传变异的诊断和预后价值仍不清楚。为了预防年轻人的SCA,识别危险因素和替代标志物是必不可少的。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水平升高,使用随机尿液分析很容易测量。先前的研究表明,任何程度的蛋白尿都不太可能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但它是否可以作为识别和治疗相关可改变危险因素的有价值的替代标志物呢?于是,韩国的Joo Hee Jeong等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年轻人的蛋白尿是否与SCA风险增加相关(图1)。



图1. 研究概况
(引自发表文章)

研究关键成果

研究纳入2009年至2012年间在韩国接受健康检查的20至39岁个体(n=6 891 400)。使用随机尿液试纸法测量尿蛋白。主要结局是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版(ICD-10)确定的SCA。纳入分析的参与者被随访至2020年12月,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证明SCA的风险。平均年龄为30.9±5.0岁,男性为3 775 535人(59.5%)。平均随访时间为9.4±1.2年。

结果显示,与无蛋白尿者相比,蛋白尿患者有合并症的比例更高,且发生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的频率更高。

随访期间,在超过680万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SCA的发生率仅为0.08%(5352例发生SCA)。发生过SCA的患者年龄较大,其中男性、当前吸烟者和酗酒者的比例更高。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合并症在SCA参与者中更常见。在发生SCA的参与者中观察到慢性肾病和蛋白尿的比例较高。

蛋白尿参与者的SCA发生率比无蛋白尿者高2.1倍。经调整人口统计学因素、生活习惯和合并症后,蛋白尿组发生SCA的风险更高(校正HR=1.71,95%CI:1.47~1.99,P<0.001)。调整连续变量,包括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收缩压、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蛋白尿组SCA风险增加85%(校正HR=1.83,95%CI:1.58~2.12],P<0.001)。

根据使用尿液试纸检测所测得的蛋白尿程度,将患有蛋白尿的参与者进一步分层:+1-2级和+3-4级。对多种协变量进行校正后显示,蛋白尿+3–4级组发生心搏骤停的风险最高(校正后HR=2.94,95%CI:1.96~4.40,P<0.001),其次是蛋白尿+1–2级组(校正后HR=1.61,95%CI:1.37~1.89],P<0.001)。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除了已确定的SCA心血管危险因素外,蛋白尿是SCA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HR=1.72,95%CI:1.48~2.00,P<0.001)。

亚组分析结果

在亚组分析中,尿蛋白升高与随后发生心搏骤停之间的联系在已患有慢性肾病3期(校正HR为2.81,95%CI:1.47~5.40)和4~5期(校正HR=5.70,95%CI为3.56~9.12)的人群中尤为显著。然而,在基线时没有确诊心血管疾病(CVD)或风险因素的健康个体中,蛋白尿与心搏骤停之间的关联也很明显(校正HR为1.44,95%CI为1.13~1.85)。

讨论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在年轻人群中,心搏骤停的总体发生率较低,但尿蛋白检测结果与心搏骤停风险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而且,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一种剂量依赖关系,即尿中蛋白浓度越高,心搏骤停的风险就越高。研究结果提示,尿蛋白可以成为年轻人群 SCA 的可靠替代标志物。

目前,尽管基因检测在推测病理变异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心搏骤停仍然难以预测。希望像蛋白尿这样的替代指标(蛋白尿是肾病的已知迹象,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既定风险因素)能够识别出有风险的个体。如果这一概念在进一步研究中得到证实,可能为更广泛的人群筛查提供依据。

来自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So Mi Jemma Cho博士以及首尔延世大学医学院的Tae-Hyun Yoo博士指出,蛋白尿通常反映全身内皮功能障碍或血管损伤,这是心血管疾病表现的一个关键特征。与蛋白尿相关的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在年轻时就导致心搏骤停。通过战略性地利用现有的监测和系统转诊系统,对肾功能进行纵向跟踪,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检测率,并有效减少心肾并发症。

他们强调,总之,研究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或可促使启动和扩大上游蛋白尿预防工作。筛查是一种广泛、无创且有效的方法,能够及时检测蛋白尿并实施适当的干预措施。

此外,该研究的局限性为:①观察性设计本身存在残余混杂的可能性;②研究缺乏24小时尿蛋白或尿蛋白/肌酐比值数据,也没有考虑随访时的尿蛋白测量值;③研究结果对其他种族群体的普遍适用性可能有限。

未来,随着心肾代谢综合征预防框架的出现以及肾功能被纳入新的PREVENT预测模型,应该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的人群中进一步探索蛋白尿的比较预测性能,以更好地识别高危个体。

来源
1.J Am Heart Assoc. 2025 Mar 13:e036077. 
2.J Am Heart Assoc. 2025 Mar 13:e040881.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