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鉴于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公众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普遍缺乏,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与国际肾脏基金会-世界肾脏联盟(IFKF-WKA)联合提议,自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WKD),旨在提高人们对CKD以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认识,重视CKD的早期检测和防治。
2025年3月13日是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
2025年世界肾脏日倡议书
CKD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超过8.5亿人[1]。若不及时干预,肾病可能进展至肾衰竭,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预计到2040年,CKD将成为全球导致预期寿命缩短的第五大病因[2]。为此,ISN与IFKF-WKA联合倡议:
一、关注高风险人群,及早发现肾病主要风险因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有肾脏病家族史。
其他风险因素:有过急性肾损伤、妊娠相关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低出生体重或早产、尿路梗阻、反复肾结石、肾脏或泌尿系发育异常;以及中暑、蛇咬伤、环境毒物、有毒药物、病毒及寄生虫感染等[3-5]。
二、推广早期检查,减轻疾病负担通过简便、无创、性价比高的检测方法评估肾脏健康。
监测血压:控制高血压,减轻肾损害。
计算体重指数(BMI):关注超重和肥胖对肾脏的影响。
尿液检查:化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评估肾损伤程度。
血液检查: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或空腹/随机血糖筛查2型糖尿病;用血肌酐和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肾功能。
三、加强人员培训,增加检查机会初级保健临床医生和一线卫生工作者应接受培训,将慢性肾脏病(CKD)检测纳入高风险人群的常规护理中,即使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6-7]。
应将CKD检测整合到现有的社区干预措施中(例如针对母婴健康、艾滋病毒、结核病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8]。
根据当地法规和可用资源,检测还可以在医疗机构之外的场所进行。
应努力提高普通人群的健康意识,加强自我管理。
ISN与IFKF-WKA设立世界肾脏日的目的
ISN与IFKF-WKA共同倡导设立世界肾脏日,其目的在于(图1):

1. 提高对肾脏功能的认识:强调我们的肾脏是非常“神奇的”器官,需要提高公众对它们重要性的认识。
2.强调糖尿病和高血压是CKD的主要风险因素:提醒人们注意,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关键风险因素。
3.鼓励对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性筛查:建议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CKD的系统性筛查。
4.鼓励预防性行为:倡导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CKD的风险。
5.教育所有医疗专业人员:让所有医疗专业人员了解他们在检测和降低CKD风险,特别是在高风险人群中的关键作用。
6.强调地方和国家卫生部门在控制CKD流行中的重要角色:在世界肾脏日,鼓励所有政府采取行动,投资于进一步的肾脏筛查。
7.鼓励将移植作为肾衰竭的最佳选择方案,并视器官捐赠为挽救生命的行动:提倡器官移植作为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手段,并鼓励器官捐赠。
我国CKD患病人群庞大,知晓率、筛查率处于较低水平
一、患病率中国成人CKD患病率近年有所下降。根据2023年发布的全国性横断面研究(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约18.5万参与者),当前CKD患病率为8.2%(约8200万成人患者),相比2009-2010年的10.8%下降了近30%[9]。
此外,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29.0%,农村地区(7.9%)略低于城市(8.6%)[9]。2型糖尿病患者中,CKD患病率高达32.5%[10]。
二、知晓率中国CKD患者的疾病知晓率极低,仅为10%,意味着约90%的患者未意识到自身肾脏问题[9]。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知晓率略高(26%),但仍存在显著不足[10]。
三、筛查率年龄≥65岁或存在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和肾功能检测。然而,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率仅为55.3%,远低于指南推荐的每年筛查要求。
总结经过全世界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公众对CKD的疾病规律认识已有很大提高。然而,中国人群中对CKD的知晓率、筛查率很低。所以加强宣传,在全体居民中通过健康检查或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可能引起各种CKD的常见疾病,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是降低CKD发生率、改善其预后的基本途径。
值此第二十个世界肾脏日之际,我们呼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推进CKD早期检查、及时治疗和科学预防,共筑全民肾脏健康,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Collaboration GBDCKD. Lancet. 2020;395(10225):709-733.
[2] Foreman KJ, et al. Lancet. 2018; 392(10159):2052-2090.
[3] Johnson RJ,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380(19):1843-1852.
[4] McCulloch M, et al.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2021;17(1):33-45.
[5] Stanifer JW,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6;31(6):868-74.
[6] Vassalotti JA, et al. Am J Med. 2016;129(2):153-162 e7.
[7] Vassalotti JA, Boucree SC. Kidney Int Rep. 2022;7(3):389-396.
[8] Shlipak MG, et al. Kidney International. 2021; 99(1):34-37.
[9] Wang L, et al. JAMA Intern Med . 2023 Apr 1;183(4):298-310.
[10]https://eppro02.ativ.me/src/EventPilot/php/express/web/planner.php?id=ADA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