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CN前主席:IgA肾病东西方临床特征差异与未来治疗展望

肾医线 发表时间:2025-02-17 13:04:38

编者按:IgA肾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在2024年第五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暨香港肾科学会周年学术会议(ICCN 2024)期间,肾医线有幸邀请到APCN主席(2022~2024)、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玛丽医院肾内科Sydney Tang教授,就IgA肾病在东西方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以及未来的治疗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


东方和西方IgA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Sydeny Tang教授指出,IgA肾病在东方和西方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方的IgA肾病发病率较高,这与基因差异有一定关系。非洲地区几乎没有IgA肾病的病例,而从非洲向北或向东移动,IgA肾病的发病率则逐渐上升,同时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在临床特征方面,Sydeny Tang教授介绍,一些临床报告显示,西方IgA肾病患者发病时,蛋白尿、血压和肾功能通常保持正常,长期随访中仅有不到5%的患者在10年后会进展到慢性肾病。然而,在东方(如香港)的研究中,即使患者血压正常、没有蛋白尿,肾功能活检也正常,12年后仍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进展到慢性肾病。这种差异在临床治疗中也得到了体现,即东方和西方IgA肾病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存在不同。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种差异,Sydeny Tang教授引用了德国STOP-IgAN试验和中国TESTING试验的结果。这两项试验纳入的人群在基线蛋白尿和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面相似,但对照组患者的eGFR下降速度却存在显著差异:在STOP-IgAN试验中,患者每年的eGFR下降速度为1.6 ml/(min·1.73m2),而在中国的TESTING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每年的eGFR下降速度则达到了5 ml/(min·1.73m2)。此外,在对霉酚酸酯(MMF)治疗的研究中,也发现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白人患者在MMF研究中并未发现该药物能够显著缓解蛋白尿或稳定肾功能,而在中国的香港、南京、广州分别进行的三项随机对照试验(RCT)中,均发现MMF可以降低蛋白尿并稳定肾功能。

未来IgA肾病的治疗模式

Sydeny Tang教授表示,他曾参加过多项IgA肾病的研究,包括许多多中心研究以及他们自己发起的研究。在香港的研究中,他们发现MMF可以降低蛋白尿,并在6年随访中稳定肾功能。最近一项多中心研究是PROTECT研究。该研究探讨了一种双效内皮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简称DERRA)Sparsentan(司帕生坦)在保护肾功能方面的效果,并证实了其有效性。目前,司帕生坦已经获得了FDA的全面批准,用于IgA肾病的治疗,这为IgA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展望未来,Sydeny Tang教授认为,未来将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对补体系统的研究、对B细胞的研究,以及针对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抑制剂等的研究。这些研究有望为IgA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和改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2024年更新的KDIGO指南很可能在2025年或2026年还会再次更新,因为针对IgA肾病等终生性疾病的研究是持续不断的,每年都有新的结果发布,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和指导。同时,也有一些关于新药物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比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以及联合SGLT2抑制剂的研究等,这些新药物的研究有望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最后,Sydeny Tang教授强调,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境界,即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然而,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有效或经过认证的生物标志物来指导我们针对特定患者使用特定药物。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为IgA肾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