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6-13 15:16:53
编者按
非奈利酮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慢性肾脏病(CKD)治疗的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ns-MRA),Ⅲ期临床试验表明非奈利酮可以显著降低T2DM相关CKD患者的心血管和肾脏疾病风险,被众多权威指南推荐用于改善T2DM相关CKD患者的肾心结局,然而其在真实世界广泛人群中的应用尚缺少相关证据。
近期,一项来自FOUNTAIN平台的报告,用于描述美国T2DM相关CKD患者在真实世界中使用非奈利酮的基线特征和临床结果以Poster的形式发布于第61届欧洲肾脏协会年会(ERA 2024),为在真实世界中广泛使用非奈利酮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期内容,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李航教授对该研究进行了解读。
研究目的
FOUNTAIN是一个国际性、多数据库、观察性的研究平台。通过平台系列回顾性研究来描述在真实世界中使用非奈利酮治疗的T2D相关CKD患者的基线特征,并评估非奈利酮在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支持临床诊疗决策。
研究设计
该分析是基于一项纵向单臂队列研究,纳入了在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期间开始使用非奈利酮治疗的T2DM相关CKD患者。数据来自美国电子健康记录和保险索赔数据库。研究者描述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合并症和基线使用药物(包括索引日期在内的前180天)、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高钾血症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01
患者基线特征
该研究共纳入15 948例既往患有T2DM相关CKD并开始使用非奈利酮治疗的患者,平均(SD)年龄为70.3(10.1)岁,44.1%为女性。其中,95.1%的患者合并高血压、39.2%合并冠心病、23.3%合并心力衰竭(7.9%)、20.5%合并脑血管疾病、16%合并
图1. 基线合并症情况
图2.基线CKD分期(A)和和蛋白尿分类(B)
02
患者基线用药情况
在开始使用非奈利酮前180天药物使用情况:49.4%的患者使用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38.0%的患者使用了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25.6%的患者使用了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28.9%的患者使用了胰岛素(图3)。
图3. 起始非奈利酮时药物使用情况
03
非奈利酮的使用剂量
起始治疗时,85.8%的患者使用非奈利酮10 mg/d(25 ml/min/1.732≤eGFR<60 ml/min/1.732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14.2%的患者使用20 mg/d(eGFR≥60 ml/min/1.732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即推荐的标准治疗剂量)。在随访12个月的患者(n=2212)中,70.2%使用非奈利酮10 mg/d治疗,29.8%使用20 mg/d。
04
治疗期间UACR和eGFR的变化
非奈利酮治疗4个月后UACR显著降低39.3%,在第12个月时,这一数据持续降低41.2%(图4)。平均eGFR较基线下降,第4个月下降3.5%,第12个月下降5.2%。
图4. UACR较基线的变化
05
治疗期间对血钾的影响
在随访期间,仅1.32%(210例)患者在使用非奈利酮治疗后出现了高钾血症,仅0.04%(7例)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与住院相关的高钾血症。
结论
FOUNTAIN报告显示,非奈利酮在真实世界中适用于不同CKD分期和UACR水平的T2D相关CKD患者,并可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广泛的临床适用性。治疗4个月可显著降低UACR并可持续至第12个月,高钾血症发生率较低。
专家点评
李航教授:在我国,T2DM已成为导致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其中蛋白尿的高发性及高盐摄入加剧了疾病的管理难度。既往治疗药物主要集中于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异常,但缺乏针对肾脏和心脏的炎症纤维化过程的直接干预。非奈利酮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肾小球、肾小管及心脏的盐皮质激素受体(MR),提供更全面直接的抗炎抗纤维化作用,实现肾脏和心脏的双重获益。FIDELITY中国亚组研究结果表明,非奈利酮能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结局的风险,较整体人群具有更显著的肾脏获益。此外,非奈利酮在改善蛋白尿和延缓eGFR下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高基线蛋白尿水平的中国患者群体中,其效果更为突出。这些数据不仅证实了非奈利酮在肾心保护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显示了其对中国T2DM相关CKD患者在蛋白尿管理和肾心共护方面的独特优势。
FOUNTAIN平台报告为非奈利酮在临床实践中的使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真实世界证据,是对随机临床试验数据的补充。在真实世界应用中,非奈利酮表现出了对广泛T2DM相关CKD患者群体的适用性,不受性别、年龄、种族或合并症的限制。这一特点使得非奈利酮可以无缝融入现有治疗方案中,并与其他治疗药物如RASi、SGLT2i等联合使用,不仅不影响治疗效果,反而能进一步加强心血管和肾脏的保护。
非奈利酮治疗4个月后能显著降低UACR达39.2%,并在12个月时进一步降至41.2%。这一结果与2024版ADA指南中对于尿白蛋白≥300 mg/g的CKD患者,建议将UACR降低≥30%以延缓CKD进展的推荐相吻合,证明了非奈利酮在复杂的临床用药背景下的有效性。同时,在非奈利酮治疗期间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很低,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治疗。
此外,该报告中显示,大多数CKD 3~4期患者(83.5%)开始治疗时采用的是非奈利酮10 mg/d的剂量,与说明书推荐的起始剂量相吻合。治疗12个月后70.2%的患者使用10 mg/d治疗。ARTS-DN II期研究表明,非奈利酮降低UACR的效果与剂量和时间呈现正相关,这提示在临床实践中,规范非奈利酮剂量的使用也是肾内科医生应该关注的问题。
专家简介
李航
北京协和医院 肾内科教授
北京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
北京内科医师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医学会内科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内科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Kovesdy CP,et al.Clinical outcomes in US patients initiating finerenone – a report from the FOUNTAIN Platform. Presented at ERA 2024.
2.KDIGO.Kidney International. 2024;105 (Suppl 4S):S117-S314.
3.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 1):S219-S230.
4.非奈利酮说明书.
可申达®(非奈利酮片)简明处方信息: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 非奈利酮片 商品名称: 可申达®(Kerendia®)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非奈利酮
【适应症】本品用于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伴白蛋白尿),以降低eGFR持续下降、终末期肾病、心血管死亡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详见说明书。
【用法用量】非奈利酮的目标剂量为20 mg,每日一次。根据eGFR以确定非奈利酮的推荐起始剂量,如果血清钾>5.0 mmol/L,请勿开始治疗。在开始治疗后4周内、剂量调整后4周内和整个治疗期间监测血清钾,基于血清钾浓度和当前剂量进行剂量调整。详见说明书。
【不良反应】非奈利酮治疗期间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高钾血症(14.0%),其他常见不良反应有低钠血症、低血压、瘙痒、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详见说明书。
【禁忌】
•对活性成份或任何辅料过敏。
•与CYP3A4强效抑制剂联合用药,例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利托那韦、奈非那韦、考比司他、克拉霉素、泰利霉素、奈法唑酮等。
•患有Addison氏病。
【药物分类】处方药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名称:Bayer AG
注册地址:51368 Leverkusen, Germany
【生产企业】企业名称:Bayer AG
生产地址:Kaiser-Wilhelm-Allee, 51368 Leverkusen, Germany
【说明书版本】核准日期:2022年06月28日
修改日期:2023年05月12日
关于本产品完整的处方信息请参阅产品说明书
PP-KER-CN-0973-1
仅供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沟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