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昌赢教授:生物标志物组合在AKI预警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12 14:59:51

AKI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现有的AKI诊断标准均基于血清肌酐与尿量,常导致诊断延迟,失去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深入挖掘标志物机理,全面解析标志物在不同病因所致AKI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未来需深入研究的方向。开发用于AKI早期诊断、风险评估、治疗反应及预后等方面的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1]。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CSN 2023)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邢昌赢教授进行了题为“生物标志物组合在AKI预警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现整理报告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

一、AKI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AKI生物标志物有不同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通常分为应激性、损伤性和功能性标志物[2]。肾损伤阶段AKI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见图1。

图1. 肾损伤阶段AKI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Pre-AKI表示临床诊断AKI之前的基线肾功能。损伤后,肾功能进入早期AKI阶段。肾功能随后可以恢复或发展为中度或重度AKI。在进行性AKI患者中,可能不能恢复功能和/或可能进展到ESKD[2]。

应激性生物标志物

该类生物标志物主要通过细胞周期停滞生物标志物(如IGFBP7/TIMP-2)检测细胞应激。这种情况可能是可逆的,可能不发生细胞损伤。

损伤性生物标志物

损伤性生物标志物是指以细胞代谢和黏附分子表达改变为特征的细胞损伤。这一过程是通过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包括未在肾小管水平上正常处理的分子,肾小管水平的组成型或诱导型分子,或浸润免疫细胞产生的分子。

功能性生物标志物

功能性生物标志物主要体现活细胞脱落进入肾小管管腔,引起小管细胞阻塞、坏死和凋亡的过程。内源性或外源性滤过标记物,可检测到肾功能障碍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二、生物标志物在AKI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鉴别AKI病因

尿NGAL、KIM-1、L-FABP和IL-18已被证明有助于区分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与其他病因的AKI[8];尿细胞因子包括尿IL-9和尿TNFα,可用于鉴别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其他类型AKI[9]。

鉴别AKI和CKD

血浆/尿NGAL比值可为AKI与CKD鉴别诊断提供参考[10]。

评估AKI预后

尿液IL-18[11]、血NAGL[12]为轻度AKI患者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提供进展为中度或重度AKI的风险;血浆sTNFR1、sTNFR2可为AKI提供进展至CKD的风险[13]。

三、生物标志物在AKI预警中的应用

AKI是一个可防、可治的临床综合征,同时,AKI也是一个理想的利用大数据开发应用程序的疾病模型,并在ADQI共识会议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信息技术”概念,通过整合临床数据以指导AKI预防、诊治及预后监测,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效果[14]。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向医院提出建立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并答辩通过。2018年与信息处合作上线医院急性肾损伤预警系统。AKI相关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AKI的早期识别、损伤定位、病因鉴别以及预后判断,如果将这些信息整合到大型AKI队列研究中,构建的AKI预警预测模型将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临床效能,这也将成为今后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总结

生物标志物显示出影响AKI预防、治疗和改善预后的巨大潜力。AKI的分子标志物的探索和研究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虽初有成效,但仍需更多研究加以验证。目前研究集中于识别生物标志物水平与AKI发生或进展之间的关联。在未来,需积极探索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病因所致AKI预后中的作用,同时可与临床大数据相结合,并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包括生物标志物引导的护理算法、机器学习方法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相关研究的临床预测模型应在不同的人群和急性肾损伤表型中进行分析,并研究制定和测试住院急性肾损伤的预防策略。

专家简介

邢昌赢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文化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慢病学院肾脏病分院副院长
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江苏省肾脏病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会长
江苏省肾脏病康复专业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常委
中华肾脏病学会全国委员
中国非公协肾脏病分会常务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
国家肾脏病临床重点专科和江苏省创新团队等负责人

参考文献
1.Lancet. 2019 Nov 23;394(10212):1949-1964
2.Crit Rev Clin Lab Sci. 2023 Sep 5(1):1-22
3.Am J Kidney Dis. Sep 2011;58(3):366–373
4.Nat Rev Nephrol. Dec 2012;8(12):735–739
5.J Transl Med. Mar 2021;12;19(1):105
6.Am J Kidney Dis. Mar 2013;61(3):430–439
7.Clin Exp Nephrol. Jan 2023;27(1):1-11
8.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Jul 2017;15(7):1003–1013
9.Kidney Int Rep. Mar 2023;8(3):628–641
10.Clin Chim Acta. 2022;526:23-29
11.J Am Soc Nephrol. May 2012;23(5):905–914
12.Kidney Int. Feb 2014;85(2):431–438.
13.Am J Kidney Dis. Feb 2023;81(2):190–200.
14.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3; 7: 657–70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