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规律的运动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耐量,减轻体重,改善脂质代谢,改善内皮功能,控制血糖、血压,从而减缓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生发展。FinnDiane研究结果显示,低频率、低强度体育锻炼的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KD的比例更高[1],因此,肾病患者运动的频率和强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不适当的运动可因胰岛素水平不足诱发酮症,也可因过度耗能诱发低血糖,运动初期还可诱导DKD患者尿蛋白暂时性升高。因而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频率、项目的选择都要个体化,建议DKD患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运动方案或参加运动计划,提高依从性,减少运动不良后果的发生。
一、运动对DKD患者的影响[2,3]
1.运动对DKD患者高血糖的影响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锻炼的近期效果是可以降低血糖:首先消耗肌肉中储存的葡萄糖,然后肌肉开始利用血糖,逐渐地降低血糖。有的患者在较剧烈的运动后,由于肌肉中储备的葡萄糖被消耗,使血糖继续下降,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对肥胖型DKD患者的影响
正常体重的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是保持正常体重的重要方式。肥胖型患者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医疗体育或定时做些其他体力活动,是矫正肥胖、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方式。肥胖型DKD患者对内生或注射的胰岛素很不敏感,体重减轻后,所用药物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也可以得到满意控制。
运动可促使肌肉和组织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并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体力活动可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这是因为肌肉收缩能引起局部缺氧,肌肉细胞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加强,肌肉活动时,在肌肉周围产生类似胰岛素作用的物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这使血糖降低,尿糖减少。DKD患者进行医疗体育或体力活动后,其一般健康将有所改善,对胰岛素的需要量也因之减少。
3.运动对体弱DKD患者的影响
体弱的DKD患者,可以通过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组织细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可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4.运动对血脂高的DKD患者的影响
运动使肌肉活动能力增加,脂肪被充分利用,血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下降,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这种脂蛋白有保护心脏作用),改善周围血管组织的血流和供氧能力。
长期体力活动和运动可增加心脏泵血功能、减慢心率,有利于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因此,DKD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条件,自选运动方式,一般而言,DKD患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
总之,体力活动不但为维持健康所必需,也是DKD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DKD患者中,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更是治疗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DKD患者运动疗法的原则
1.轻度运动
体育锻炼应先从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逐渐增加运动量,延长活动时间。每日锻炼1~3次,每次15~30 min比较合适,不要过度劳累。体育锻炼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散步、广播操、太极拳等。运动疗法宜在早、午饭后1 h左右开始。运动形式和程度可灵活掌握,但最好是不太剧烈的运动(特别是肾功能不全者)。
2.有规律并要长期坚持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活动要持之以恒。如果血糖正常就停止锻炼,等于中断了治疗,势必会引起血糖升高,而带来一系列代谢紊乱。
3.因人而异
运动方式要依病情、体质、兴趣爱好的不同而定。老年人可选用散步、慢跑、门球等运动,年轻人则可选羽毛球、划船、骑自行车等活动。勉强为之,达不到锻炼目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也不易坚持。
4.循序渐进
以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即小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延长活动时间。
三、DKD患者运动疗法的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各种急性感染、肝肾衰竭、心力衰竭、轻度活动即发生心绞痛、新发生的心肌梗死(4周以内)、心室壁动脉瘤、心律失常(运动后室性期前收缩增多,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不能控制的房颤、房扑)、最近发作的血管栓塞、由肺心病引起的严重换气障碍、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严重并发足坏疽、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急性酮症酸中毒者宜绝对禁止运动。
2.相对禁忌证
代偿性瓣膜疾病、运动后加重的心律失常、左束支传导阻滞、装有心脏起搏器者,有严重的静脉曲张、过去曾有血栓性静脉炎者,神经肌肉疾病或关节畸形有加重趋势者,最近有暂时性脑缺血、极度肥胖、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者,宜相对禁忌。
四、DKD患者运动中注意事项
先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减少肌肉骨骼受伤的危险,5~10 min后逐渐加大运动量,使心率上升不致太快。运动时运动强度相对均衡,不要忽高忽低,频繁变化。运动中若有头晕、胸闷、恶心、心悸等不适感,要立即停止并对症处理;若有低血糖反应,可进食少量糖块;若有心绞痛症状,则应立即送到附近医院就诊。末梢神经炎的患者,足部感觉不灵敏,运动时应避免局部碰伤。避免活动胰岛素注射部位,以防胰岛素吸收过快而出现低血糖。
因为老年DKD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适应能力差,运动停止后血液分布在四肢,有可能因血压过低而发生晕厥或发生心率异常。运动中过热时可适当减少衣物,但不可减过多,以免受凉。运动近结束时,应缓慢速度,进行至少5 min的减速管理运动。
五、DKD患者运动后注意事项
活动后应检查有无外伤、瘀斑和血疱,因为DKD合并末梢神经炎者,肢体感觉迟钝,受外伤时不易及时感知,容易诱发感染,所以要及时检查,及时处理。出汗较多,不要随意脱衣贪凉;应注意皮肤卫生,但要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有条件者应于活动后测血糖、尿糖。一方面了解是否有低血糖倾向以对症处理,另一方面了解机体对该运动量的反应,以利以后运动量调节。
六、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能够增强心、肺及上下肢活动的运动。加强这些组织器官的活动,可以改善其自身的血液供应,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性,并可以降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做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胰岛素更好更快地发挥作用,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会感觉到呼吸费力,心跳加快,这可增强耐力,增加功能。有氧运动还能够改善睡眠,减轻压力,调整情绪。可选用的有氧运动的项目包括:骑车、跳舞、慢跑、跳绳、划船、跑步、爬楼梯、游泳、散步、水上运动等。
七、锻炼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安排
很长时间极少运动或根本不运动者开始锻炼时,宜每次坚持锻炼5 min,每日锻炼多次,累计时间至少30 min。例如,每日可以快走或跑楼梯3次,每次10 min,也可以每日进行2次,每次15 min。
每日锻炼不足15 min不太可能会改善健康状况,应将每日连续的有氧运动持续时间逐渐增加至20~60 min,每周锻炼3~5次。这一有氧运动的持续时间不包括锻炼前的热身活动和锻炼后的恢复活动。
热身运动可以缓慢加快心率,增加肌肉产热,预防损伤。恢复活动可以降低心率,减慢呼吸。每次锻炼前应进行5~10 min的热身活动,锻炼后应进行5~10 min的恢复活动,在进行热身活动或恢复活动时,可以轻柔地舒展四肢散步或慢骑车[4]。
八、各种运动的热量标准
轻度运动:行走(<60步/分钟)30 min可消耗热量418.4 kJ(100 kcal)。
中度运动:快步走(>60步/分钟)每小时可消耗1255.2 kJ(300 kcal);骑自行车每小时消耗1255.2 kJ(300 kcal);自由式游泳每小时消耗1255.2 kJ(300 kcal);跳舞每小时消耗1380.72 kJ(330 kcal)。
重度运动:球类运动每小时消耗1673.6~2092 kJ(400~500 kcal);滑雪每小时消耗2510.4 kJ(600 kcal);划船每小时消耗4184 kJ(1000 kcal),甚至更多。
九、根据血糖水平选择运动
临床上根据血糖水平高低将糖尿病分为轻中重3型,不同类型的DKD患者对运动的反应不同,选择运动量也不同。
1、轻度(血糖<11.1 mmol/L):正常体重患者胰岛素相对缺乏,运动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分解输出增多,肌肉利用糖增多。可选择中强度运动量,如散步、骑自行车、跳舞、球类、划船等。
2、中度(血糖11.1 ~16.6 mmol/L):偏胖型患者, 经运动,胰岛素受体增加,由对胰岛素不敏感转为敏感,且可降糖、降脂,有利于减肥。临床上可选择中、重度运动,如快步、跳舞、游泳、滑雪等。
3、重度(血糖>16.6 mmol/L):偏瘦型患者,胰岛素严重缺乏者,运动时肝糖分解输出增加,而肌肉摄取和利用较差,于是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另外由于运动使激素(儿茶酚胺、皮质醇、生长激素)增加,促使游离脂肪酸增多,若供氧缺乏,酮体生成增加,乳酸生成增加而利用不足,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对这种患者,运动前可注射少量胰岛素,宜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气功等。
参考文献
[1] Tikkanen-Dolenc H, Wadén J, Forsblom C, Harjutsalo V, Thorn LM, Saraheimo M, Elonen N, Tikkanen HO, Groop PH; FinnDiane Study Group. Physical Activity Reduces Risk of Prematur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With and Without Kidney Disease. Diabetes Care. 2017 Dec;40(12):1727-1732.
[2] Pandey A, Patel KV, Bahnson JL, Gaussoin SA, Martin CK, Balasubramanyam A, Johnson KC, McGuire DK, Bertoni AG, Kitzman D, Berry JD; Look AHEAD Research Group. Association of 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Fitness, and Body Mass Index With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Overweight or Obese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 Analysis From the Look AHEAD Trial. Circulation. 2020 Apr 21;141(16):1295-1306.
[3] Nataraj M, Maiya AG, Nagaraju SP, Shastry BA, Shivashankara KN. Effect of exercise on renal function in diabetic nephropath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Taibah Univ Med Sci. 2022 Nov 21;18(3):526-537.
[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5. Facilitating Behavior Change and Well-being to Improve Health Outcomes:?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 Diabetes Care. 2021 Jan;44(Suppl 1):S53-S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