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CSN 2023),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贵森教授针对“基于医院的CKD筛查和管理:探索与实践”这一讲题进行了报告。我们特邀李贵森教授接受专访,深入探讨了基于医院的CKD筛查和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其研究团队在肾脏病诊断、CKD并发症及管理、急性肾损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2024年的研究方向。
《肾医线》:为什么基于医院的CKD筛查和管理很重要?李贵森教授:CK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据现有数据显示,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数量已超1亿。就CKD而言,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CKD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识别出来。因此很多患者并未得到诊断。现有数据显示,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国家,早期CKD的诊断率都不足10%,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若患者无法得到及时诊断,自然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全民筛查和社区健康筛查对于CKD的早期发现十分重要,但实现起来并不容易。虽然CKD筛查相对简便,通过尿液检查、血液肾功能检查以及影像学如超声检查即可完成,但在临床实践中很难推广。
根据对国内普通成年人群的调查,CKD患者的比例已超过10%,而据报道CKD的诊断率只有5%左右,患者可能被漏诊了。实际上,很多CKD患者是我们在常规检查中发现的。根据近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中国每年门诊患者数十亿人次,住院患者数亿人次,其中很大一部分为CKD高危人群。通过住院时的检查将CKD患者识别出来,一是可以发现更多的CKD患者;二是可以降低其他科室在对有CKD患者进行旁诊治过程中的医疗风险,提高患者安全性。因此,我们建立了“基于医院的CKD筛查”模式,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模式,对患者管理有很大帮助。
《肾医线》:在实施基于医院的CKD筛查和管理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您科室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请分享一下经验。李贵森教授:在实施基于医院的CKD筛查和管理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基于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模式,建立筛查和分析程序;第二,采用合适的方式(例如微信、短信)将筛查和分析结果及时有效地通知到患者,使患者既不紧张,又要充分重视;第三,为门诊、住院患者建立统一规范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诊治患者;第四,这毕竟是一种初筛,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
《肾医线》:请盘点一下2023年您团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2024年的研究方向。李贵森教授:近年来,我们团队围绕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慢性肾脏病管理开展了一些临床和基础研究。
第一,肾脏病的诊断方面,基于临床病理的诊断、基因诊断已成为我们中心的常规工作。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如下探索:①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与专业团队合作开发了一个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旨在无创性诊断肾脏病,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目前正在转化研究阶段,成果可期;②开展基因组学研究:基于尿液的蛋白组学来无创性诊断IgA肾病、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肾脏疾病;前期对几十例患者的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组学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疾病的自动诊断、分类,我们期待未来在扩大样本的研究中得到更好结果;③数字化肾脏病理诊断:我们将病理片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后,与国内团队合作,借助人工智能的模式来对疾病识别诊断,目前已在荧光病理诊断模式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第二,在CKD并发症及管理的临床研究方面:①我们整合指南,建立了一个适合基层医生实施的CKD贫血路径化管理模式,CKD贫血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每一步方案调整都有指南为依据。目前CKD贫血流程化管理APP已在微信上免费提供,对临床医生具有很大帮助。②在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管理尤其是血管钙化方面,我们对CKD血管钙化管理和发病机制做了一些临床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参与了刘志红院士领衔主持的中国透析钙化研究(CDCS)。该研究为临床制定疾病管理策略、改善CKD患者长期预后提供了依据。
第三,急性肾损伤(AKI)方面,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开展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管理的研究,这一两年的主要成果表现在:①对AKI的早期预警、诊断和预后预测:基于人工智能和现有大数据,我们建立了AKI早期识别和预测模型,目前该模型已被整合到我院医院系统,对各科室医生识别高AKI发生风险患者、减少AKI发生方面有很大帮助。②AKI后终点事件发生预测模型:我们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刘勇国教授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团队合作,开发了AKI患者住院结局预测模型,经验证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文章2023年6月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7.694)上发表。我们期待该预测模型能够在临床使用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我们正在启动这些成果相关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期待未来结果能够证明我们前期工作的价值。
专家简介
李贵森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
肾脏内科主任
图片
主任医师,教授,二级专家,博士生(后)导师
中华肾脏病学会常委,中国肾脏病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肾脏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川省肾脏病专委会前任和候任主任委员
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天府万人(天府名医),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Kidney Disease和Renal Failure副主编, BMC Nephrology、中华医学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
主持主研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基金2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