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医线 发表时间:2023-12-01 18:00:00
淀粉样变性是指一组均匀无结构、呈特殊染色反应的淀粉样蛋白质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导致相应组织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的疾患。肾脏是淀粉样变最常和最早累及的器官,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肾脏导致的肾脏病变称为肾淀粉样变性,临床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恶化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
临床资料
现病史:患者刘某,男,77岁,因“反复泡沫尿、血尿7年,加重3周”于2017年4月20日入院。患者2010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泡沫尿、腰酸乏力,查尿蛋白+,诊断为慢性肾炎,予雷公藤多苷片及中药口服治疗,2010年底患者查尿蛋白2+,开始服用泼尼松治疗,25 mg/d起量,逐渐加至40 mg/d。5个月后复查尿蛋白±,但患者反复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激素逐渐减至30 mg/d,此后患者多次复查尿蛋白未见明显改善。至2011年8月底,患者自行停服激素治疗,之后继续雷公藤多苷片及中药口服治疗。2011-2016年24 h尿蛋白定量波动于1.2~2.8 g/24h,血肌酐正常范围。3周前劳累后因泡沫尿加重伴腰酸乏力,尿常规:尿蛋白3+,红细胞(高倍视野)51.1/HPF,管型(高倍视野)33.99/LPF,尿隐血1+,微量白蛋白(MA)>230 mg/L,24小时尿蛋白4.6 g/24h,尿总量2.4 L,收治入院。入院时泡沫尿,腰酸乏力,双下肢轻度水肿,稍有胸闷心慌,胃纳一般,大便欠畅,1~2日1次,夜尿2次,夜寐欠安。
既往史:高脂血症病史5年,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斑。冠心病病史3年,平素偶胸闷不适,劳累后加重。
体格检查:体温(T)36.8 ℃,脉搏(P)76次/分,呼吸(R)18次/分,血压(BP)110/75 mmHg。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眼睑无水肿,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舌体无明显肿大。两侧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HR)76次/分,节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5.4×109/L,红细胞4.03×1012/L,血红蛋白130 g/L,血小板177×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65.3%,hs-CRP<2.50 mg/L,降钙素原<0.1 ng/ml。
(2)尿免疫:尿NAG/肌酐3.4 U/μmol,尿α1微球蛋白55.1 mg/L,尿β2微球蛋白0.17 mg/L;尿κ轻链134 m/L,尿λ轻链188 mg/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44.94 mg/L。
(3)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4.53 g/L,D-二聚体0.51 mg/L。
(4)尿沉渣+常规+MA:管型(3.71/LPF,磺基水杨酸法: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30 mg/L,尿镜检红细胞10~15/HP,红细胞13.5/HPF)。
(5)生化:血尿素氮6.60 mmol/L,血肌酐93.90 μmol/L。胱抑素C 131 mg/L,血尿酸362.00 μmol/L,血钾4.35 mmol/L,血钠136.10 mmol/L,血氯107.80 mmol/L,钙1.89 mmol/L,血清铁10.00 μmol/L,白蛋白18.90 g/L。
(6)脑钠肽(BNP)、心肌酶及心梗标志物无异常。
(7)肿瘤标志物: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6.3 ng/ml。
(8)骨代谢:25羟维生素D测定<3.00 ng/ml,甲状旁腺素20.78 pg/ml。
(9)自身免疫抗体:阴性。
(10)肾脏B超:形态正常,轮廓清晰,被膜完整,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未见分离。
(11)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右侧颈内动脉中度狭窄。双侧下肢动脉多发斑块形成,血流通畅。双肾腹主动脉分叉处肾动脉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12)心脏超声:主动脉瓣局灶性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射血分数(EF)68%。
(13)胸部CT:两肺纹理增多,轻度肺气肿,兩肺多发微结节。
(14)肾穿刺病理:肾淀粉样变性。
(15)光镜所见:取材较好,1条肾皮髓质组织,1条肾髓质组织,共1个小球,未见小球硬化或新月体形成。肾小球体积显著增大,细胞数80个/小球。系膜区系膜细胞2~3个/系膜区,基质轻度增生。系膜区可见团块状均质无结构物质沉积,毛细血管襻开放尚可,基底膜不厚。MASSON染色未见嗜复红物质沉积。
小管间质轻度病变,小管结构清晰,未见明显萎缩及坏死,部分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可见蛋白管型。间质可见小灶性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小血管壁稍厚,管壁可见均质物质沉积,未见血栓形成,管周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
(16)刚果红染色: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基底膜及毛细血管基底膜沉积的团块样物质呈砖红色,在偏振光下星苹果绿双折光。
诊断分析
治疗过程及随访情况
讨论
参考文献:
[1] Wechalekar AD, Gillmore JD, Hawkins PN. Systemic amyloidosis. Lancet. 2016;387(10038):2641-2654.
[2] Wisniowski B, Wechalekar A. Confirming the Diagnosis of Amyloidosis. Acta Haematol. 2020;143(4):312-321.
[3] Palladini G, Merlini G. How I treat AL amyloidosis. Blood.2022;139(19):2918-2930.